2022-01-21
目前,各种电储能技术大体可分为以下3类:物理储能(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电化学储能(如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等)。
今天简单介绍基于非物理储能的电储能技术。
(1)电化学储能
目前的电力系统中已大量采用用各种技术成熟的可充放电电池系统作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目前常用储能电池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类: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
其中,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因为产业化基础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仍是目前电化学储能市场的首选。根据相关统计,国内电化学储能项目应用集中在用户侧,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爆发式增长,引入电池储能系统有利于提升风电、光伏利用率,增大收益。由于风力、光伏发电的高峰期与用户用电的高峰期在时间上是错开的,因此引入储能系统,可明显提升用户收益;分布式燃气发电系统同样可以引入电池作为储电装置,削峰填谷,改善系统稳定性;增加备用,增加系统抗干扰力;功率支撑,改善系统供能稳定性。从系统发电侧到用户用电侧,电池系统可以平滑负荷,减小对备用容量的需求,提高收益;实现不同发电方式之间的耦合;系统故障时,可帮助重启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改善功率分布,保证用户的供电质量;作为应急和备用,解决短时间的供电短缺;即插即用,及时进行能量补充。
(2)电磁储能
2.1超导电磁技术
超导电磁储能原理是工作时把能量存储在流过超导线圈的直流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其特点是效率高(>97%)、响应快(ms级)、无污染等,在超导状态下线圈的电阻可以不计,因此能耗非常小,可以用来进行长期无损耗的储能。但是超导线圈需要在温度极低的液体中工作,因此成本太高,同时也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用于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改善电能质量和风电、光电等随机性强的间歇式新能源并网特性。
2.2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是依据双电层原理直接存储电能,介于常规电容器和电池之间,其充放电可逆性非常好,优于电池,可进行数十万次的反复充放电循环。针对超级电容器响应快、循环寿命长的特点,和电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短的特点,将二者结合形成混合储能系统,取长补短。在风电、光伏发电系统中,一般使用超级电容器优先充放电,同时充当“功率缓冲器”,平抑尖峰及往复性风电功率波动,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能量密度大的蓄电池,作为系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用于平抑风电功率的长期稳态波动,调节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从而快速响应风电功率的下次波动。这样的混合搭配既避免了单独采用蓄电池储能造成的功率超额配置,又避免单独采用超级电容器储能所引起的成本增加,有效降低了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
锂电池可分为聚合物锂电池和液体锂电池两种类型,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解答:可从外观直接辨别,聚合物锂电池没有铁外壳保护,具有一定的柔软度。液态锂电池通常有一个硬壳保护,如市场上的18650锂电池。两者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锂离子的充放
宁王”份额下降,二线动力电池企业起势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数据,2022年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3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其中,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的装车量占所有企业装车量的比重分别为78.2%、86.
一、锂电池的优点1、与其它类型的充电电池相比,其的能量密度更高,能储存更多能力;2、工作电压高,锂电池的电压常见有3.7V,镍氢电池或镍镉电池的电压常见为1.2V,说明可使用单节电池;3、锂电池的自放电率低于其他类型的可充电电池,说明其能保持更长的工
锂电池陶瓷隔膜采用陶瓷颗粒包覆,即以PP、PE或多层复合隔膜为基体,表面包覆一层Al203、SiO2、Mg (OH)2或其他优异的耐热性无机陶瓷颗粒经特殊工艺处理后与基材紧密结合,使有机物的柔韧性和无机物的热稳定性稳定结合,提高隔膜的耐高温性、耐热收
锂电池可根据电解质不同分为液体锂离子电池和固体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两者的正负极材料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那哪种电池更好呢?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分为三类:1、固体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为聚合物和盐的混合物,电池在室温下具有较低的离子电导率,多应用于高
近日,中国铁塔发布2021-2022年磷酸铁锂换电电池产品招标,招标的预估规模为80万组,折合为1036.8MWh。中标人数量为4个,依次对应份额为40%、25%、20%和15%。其中电池组、无线传输模块、无线天线、电源接口不含税高投标限价为1.2